Monday, March 15, 2010

Wednesday, September 09, 2009

我冇貨

又會咁邪,放工入CD鋪唸住買Swing新碟<武當>(送MV DVD另有送tee貴版),點知
比我見到Eason<上5樓的快活>預購(多色簿仔+bonus CD)同埋林9新碟(連多色選
一figure)。

盛惠HK$333

今日先9號,買碟都已經洗o左成千蚊,睇黎仲有錢要燒.....

敗家記錄(截至2009年9月9日):
朱凌凌 Goodbye Badbye
永遠懷念塔可夫司基 你睇斜陽照住果對雙飛燕
PS3 Batman
Watchmen Blu-ray
Swing 武當
Eason 上5樓的快活預購
林9 Yes......I do

墮落得很

Sunday, June 21, 2009

第一次為雜志寫文: <城客>

朋友搭路, 揾人寫香港, 寫完仲好彩登埋(・´ェ`・)

中意就去Kubrick買本支持下啦喂!

------分隔線------

找不到的石硤尾
文/ AL 图/ CFP




小时候在九龙居住,小学在深水埗、中学在石硖尾,都是旧区。旧区最不缺什么?是老房子。

我家那时候住唐楼,都走楼梯。祖父母就住附近:每到周末,我跟爸、妈还有弟弟都会去祖母家吃晚饭。有时候还有姑父一家,非常热闹。

读中学的时候,学校旁边就是石硖尾邨:香港最老的公屋(公共屋邨)之一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,很多内地人逃难移居香港。有些人在山边搭建简陋的木屋入住,居住条件都不好:人口密度高、卫生条件差、容易起火。就在1953年圣诞节晚上,石硖尾木屋区发生严重大火,五万多人无家可归。于是,政府决定在原地兴建徙置大厦来安置灾民。从此开始了香港公共房屋的发展,直到现在。除了石硖尾邨,大窝口、大坑东和李郑屋都是香港最早发展公共屋邨的地方。据说香港超过八成人口曾经、正在公屋居住。

每天上学、下课回家都会路过这屋邨。长长的走廊上,每家都在铁闸上挂了一块确保隐私也可以透气的布帘,这布帘还成为了每一家人的个性体现;门外有一个小架子,一家人的鞋子都放上面;有些单位外面还放了煮食用具,烧饭、做菜就在走廊进行;据说最早兴建的公屋不设洗手间,都得用公共厕所;大楼外,靠近路边的外墙上涂了一个比人还要高的黑色斜体数字,就是每栋楼的号码,而且每个屋邨都有自己一套颜色:石硖尾村的主色是粉红。

可能因为年代久远,跟现代化了的香港有很大对比,所以石硖尾邨成为了不少电影的场景:陈果导演的《三更2之饺子》里的媚姨就住在石硖尾邨;邱礼涛导演的《黑白道》结尾的一段追逐也在石硖尾邨完结。

在那中学待了几年,对石硖尾邨说不上有什么感情,可是知道了这屋邨快要被清拆、重建成为别的东西,我却开始舍不得。每次经过石硖尾邨,看着那大大的号码,我便不期然想起它快要被拆掉,只好在心里默默对它道别……

毕业好几年都没有探望母校。有一次,我约了朋友去石硖尾的《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》看演出。从地铁站上去地面,经过母校、沿着那熟悉的斜路一直走,发现老屋邨都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。物是人非,感觉特别不真实。走着走着,路过很多旧公屋,看到它们都被困在围板里,了无生气地等待被拆。从前的文具店、小商店、小饭馆、邮政局等都再找不着了……

来到创意艺术中心,这建筑本来是石硖尾的旧式工厂大厦,有不同行业租用:印刷厂、铁器工厂、藤器工厂等。同样的大厦现在都已经被拆掉,剩下的这一栋被改建成艺术发展场地。用特别便宜的租金出租给艺术家和设计师当工作室或者画廊。大楼内还保存了某些工厂的招牌和好几台旧机器,感觉就像北京大山子的798,只是规模比798小。

看演出的时候还碰到了老朋友,是我大专时代去实习的上司,大家聊了很多从前的事,聊了很久才道别离开。回去的时候,我沿路往地铁站走,想到深水埗、石硖尾、公屋……忽然之间,感觉愈发冷清。

*圖片屬于<城客>
城客網頁

Friday, May 29, 2009

status update:

games, games and games




Monday, May 25, 2009

New target

人玩機, 機玩人

今日(星期日)鏟完部陳年電腦, 終於叫做搞番好, 可以正常使用
唔係買咗個500GB靚仔harddisk都成唔到事......
又話留家宅番個weekend, 點知又買game又買harddisk 洗咗成千幾蚊.......算